
特朗普的“狠招”再度升级:关税和制裁的双重压力
特朗普再次放出“狠招”。他首先宣布将对所有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加征100%的二级关税。紧接着,他和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一起抛出了更为极端的威胁,表示任何国家如果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贸易联系,将不得不支付高达500%的关税。这一连串的措施显得尤为强硬,表面上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施压,实际上则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连锁反应。
此时的特朗普似乎早已做了两手准备。一方面,他继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,言辞中充满了“加大援助”的决心,实际上却希望北约承担更多的经济和军事责任。另一方面,他又加码制裁俄罗斯,单方面的措施一波接一波地出台,目的显而易见——通过强力制裁扼杀俄罗斯的经济。然而,特朗普这套“关税大棒”真能让世界屈服吗?随着美国的盟友开始逐渐表现出反对态度,俄罗斯显然并不买账。特朗普的这一场单方面的外交表演,究竟还能持续多久?
展开剩余83%从对俄施压到盟友反戈相向
特朗普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,越来越像是独自一人的政治秀。他宣布对所有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100%的关税,还特意设定了一个“50天停火协议”的期限,几乎把国际政治当做了讨价还价的市场。然而,俄罗斯对此完全不为所动,梅德韦杰夫直言不讳地表示,特朗普所谓的“最后通牒”不过是政治作秀。与此同时,普通俄罗斯民众对这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也感到毫无新意,纷纷认为无需过度关注。
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早已将其经济重心转向了亚洲,尤其是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合作日益加深。美国虽然想要通过制裁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,但其成效并不显著。特朗普对欧盟、日本和加拿大加征重税,本以为能迫使这些国家签署“符合美国要求的协议”,然而,欧盟迅速与印度签署了新的贸易协议,反而让特朗普的做法显得更加迷惑不解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欧洲国家开始加强反击,欧盟直接威胁将对美国价值720亿欧元的商品实施反制措施。
美国想通过“关税霸权”操控全球市场,却忽略了经济规律的无情——你加税,别人就可以反制;你断了他的一条路,自己也可能会被堵死。特朗普这种既伤害别人也损害自己的做法,早已不适应全球化的现代经济。
上合组织会议:美国焦虑的时刻
7月15日,天津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、印度外长苏杰生以及伊朗外长阿拉格等与会。这些国家,或多或少与美国有过分歧,而此次会议的讨论无疑对美国构成了不小的压力。然而,最令美国焦虑的是印度的态度。苏杰生多年来因中印边境冲突未曾来华,但这一次,他不仅如期到场,还带来了印度在金砖峰会签署的“去美元化”协议。这一转变表明,印度不再盲目追随美国,而是选择在全球经济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事实上,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有一半依赖于中印市场。如果美国想要真正切断俄罗斯的经济链条,就必须阻止中国和印度的合作,但上合组织的会议表明,俄罗斯、中国产、印度等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不依赖于美国的新经济联盟。会议的内容并非单纯的“如何应对贸易战”,而是在构建一个绕过美国霸权的平台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,与其依附于美国,不如选择合作共赢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所谓的“世界警察”角色,恐怕难以再继续上演。
多极化世界与美国的“退缩”
当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合作能带来更多收益时,美国的霸权地位显然在不断下滑。尤其是在面对中国的崛起时,美国始终试图通过“关税牌”加以控制,但无论是加税还是芯片限制,都未能改变中方的态度。如今,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,特别是在上合组织和金砖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而美国的盟友逐渐出现分歧,国内政治也面临种种挑战。特朗普只能通过“让步”来缓解国际压力。
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显得有些急迫。美国务卿鲁比奥最近特地与中国外长进行了会谈,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友好协商合作的意图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政府最近在芯片领域也显现出放松管制的迹象,允许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。此举无疑反映出特朗普希望通过让步,尽可能避免与中国的进一步对抗,但中国并未急于做出回应。中国一直明确表示,反对单边制裁与长臂管辖,面对美国频繁施压,反而显得更加冷静。
特朗普的让步并非出于仁慈,而是因为美国的霸权手段逐渐失效,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。然而,即便如此,这样的让步是否能够扭转美国全球影响力下滑的趋势,依然存疑。
特朗普的“关税风暴”:霸权的末路?
最终,特朗普的“关税风暴”不仅未能迫使世界各国屈服,反而暴露出美国霸权面临的困境。俄罗斯不屑一顾,盟友反击,中国不急于谈判,全球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。特朗普的激烈手段,更多的是霸权即将崩溃前的最后挣扎。时代变了,美国曾经主导的世界秩序正逐渐瓦解,而特朗普的政策不过是霸权衰落过程中的一场无力的抗争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